特斯拉欧洲销量全线暴跌:产品、政治与关税的三重绞杀
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市场遭遇十年来销量首次下滑。为了给外界吃一颗定心丸,特斯拉特意宣称“2025年汽车业务将恢复增长”。但事与愿违,从2025年一季度销量来看,下行势头并没有止住,甚至因为马斯克的个人行为,让品牌迎来更多不确定。
2024全年,特斯拉销量178.92万辆,同比下降了1%。到今年一季度,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%至33.67万辆,创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交付量。其中,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交付32.38万辆,同比下降12%,占总销量的95%以上;而Cybertruck等新车型表现乏力,仅交付1.28万辆。
欧洲全线溃败,销量断崖式下滑
根据Statista发布的最新数据,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销量全线暴跌,整体同比下降37%。其中,德国、丹麦、瑞典跌幅超过50%,荷兰也接近腰斩。
值得一提的是,特斯拉在欧洲销量全线崩溃并不是因为电动车需求减弱。相反,欧洲市场今年多个国家电动车销量规模持续扩大。比如荷兰今年一季度电动新车销量增加7.9%,累计销售32459辆。在欧洲销量上行的背景下,特斯拉在荷兰一季度总共销售3445辆,同比下跌49.7%。
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遇冷的部分原因在于车型过时,未能及时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以Model Y为例,该车型三年未进行大改款,导致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,市场吸引力下降。
而中国品牌电动车技术迭代快、性价比高,为欧洲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实惠车型。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1.64万辆,同比增长38.74%,登顶全球纯电销冠。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,今年1月,比亚迪在英国、西班牙、葡萄牙三国分别实现551%、734%和207%的销量同比增长,展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。
马斯克的政治野心“反噬”品牌
除了产品层面的问题,马斯克日益激进的政治立场也在“反噬”品牌。马斯克频繁介入欧洲政治的举动激发了欧洲公众的反感情绪,甚至引发越来越多针对特斯拉门店、设施、车辆的暴力破坏行动。
中国成唯一亮点,但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剧
在一片颓势中,中国市场成为特斯拉难得的亮点。与欧洲的惨淡不同,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一季度交付13.7万辆,同比增长3.6%,创下单季新高。焕新版Model Y的及时推出和本土化生产优势,使其在激烈竞争中守住份额。
然而,这一亮眼表现背后正酝酿着新的危机。随着中美关税博弈升级,从美国进口的车辆成本大幅攀升,目前特斯拉中国已经暂停出售美国产的Model S / X两款车型,官网不再提供“订购新车”服务。除了停售之外,关税政策也将冲击特斯拉的全球供应链,使采购成本进一步提高,从而影响盈利能力。
目前,特斯拉仍坚持“2025年恢复增长”的预期,但若欧洲颓势延续,这一目标恐难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