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谱AI启动IPO,中国大模型赛道迎来首个上市冲刺者

中国大模型赛道迎来历史性节点,成立近六年的智谱AI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。

4月14日,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智谱 ”)正式向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,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。作为国内“大模型六小虎”中首家启动IPO的企业,智谱计划于2025年10月完成辅导,最快2026年登陆A股。

图片1

今年3月,智谱刚刚完成股改,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。这一动作被视为IPO的前奏,智谱CEO张鹏在3月底接受采访时坦言,完成股改就是“朝着IPO目标去的”,此番表态与如今的备案动作形成呼应。

大模型独角兽获资本热捧

智谱成立于2019年,是中国最早研究大模型的机构之一。智谱脱胎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,由清华教授唐杰带领团队孵化。截至目前,智谱已完成十余轮融资,融资额超160亿元,投后估值超过200亿元,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、高瓴创投、红杉中国、招商局创投等知名机构,以及美团、蚂蚁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小米等产业投资方。

2025年以来,智谱更是密集完成多轮融资,于3月先后宣布获得杭州、珠海、成都三地国资的战略投资,总计融资金额超18亿元,堪称今年最火的北京AI大模型独角兽。

图片2

全栈技术布局构筑核心竞争力

智谱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全栈技术布局。自2019年成立以来,公司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出发,构建了覆盖预训练、推理、多模态及智能体的完整大模型矩阵。2025年4月,智谱发布新一代开源模型GLM-4-32B-0414系列,其中推理模型GLM-Z1-Air-0414的推理速度高达200 Tokens/秒(实测),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1/30,性能对标国际顶尖模型。

此外,其集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智能体AutoGLM沉思已落地三星Galaxy S25系列,实现从“建议者”到“实践者”的跨越,推动AI在端侧应用的实质性突破。

图片3

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

大模型企业的核心挑战不在于研发投入,而在于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商业模式的成熟。近年来,智谱加速推进商业化水平。2024年12月,智谱首次公开其商业化成绩:2024年商业化收入增长超过100%,平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150倍。其中,MaaS平台的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,MaaS平台已经吸引了70万企业和开发者用户。

智谱AI的IPO进程,被视为大模型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商业验证的分水岭。若进展顺利,2026年的上市钟声将不仅属于一家企业,更可能成为中国AI大模型资本化进程的起跑枪声。